資源狀況
飛泉寺,位於七洞溝旅遊景區綿溪河大峽谷的谷口山麓, 四周被近百株百年楠木環繞,在漢代,因寺廟背後的來龍山上有一條清泉飛流而下,故名飛泉寺。寺院主體全部由楠木建成,根據寺內歷代石碑和長寧、江安縣誌記載,該寺始建於漢代,鼎盛於南北朝,至今已有1700餘年,比洛陽白馬寺稍晚,是中國最早的佛寺之一。
飛泉寺前殿以四根巨大的石柱為主體,石柱上原本有石刻楹聯,因時代久遠,如今只能看到隱隱約約的痕跡了,屋頂脊槫上的楹聯則完好如初,而脊槫正中間的精美部件則已散失。
正殿主要由四根直徑約70CM的巨大楠木為主要支撐,其餘柱、梁、檁也均為 楠木所造。解放後,這裡曾作為長寧縣古河區飛泉鄉政府的辦公場地,這使飛泉寺擺脫了像其他寺院一樣被毀的命運,從而得以完整保留至今,成為為數不多非近代重建的寺院。
文化大革命期間,為了保護寺內石碑不受“破四舊”破壞,鄉政府和當地民眾通過在石碑表面用糯米和石灰混合物粘接一層石板的方法,將石碑掩藏起來,從而使之免遭破壞,在今天,人們還能清楚地看到石碑粘接的痕跡。
除此之外,寺內還保存著漢代石燈籠、漢代花卉石刻等文物。
東漢古墓
秦“五尺道”考古團由國家博物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組成,於日前在宜賓啟動了國內針對五尺道進行的最大規模、最高規格的綜合考古調查行動。
考古團對長寧縣古河鎮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漢古墓七個洞”進行了考古研究。
東漢古墓七個洞,建於東漢年間,距今約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位於古河鎮保民村八組境內,距古河場鎮約2.5公里。東漢古墓七個洞集科考、探險、旅遊於一體的勝地。七個洞口鑿於峭壁上,洞口從下往上排列四層,墓面積約80多平方米。第一、二層各為一座,第三層三座,第四層二座。距地面最低2.2米,最高9米。有二座墓內有雙石棺,兩座為一石棺,棺連著石壁。墓門和峭壁上有風格迥異、栩栩如生的浮雕,如飛龍、舞女、雜技、燈籠、官員、花卉圖案等189幅,29種類型和文字題記。順著七個洞廷伸的岩石再往前探尋,類似的古墓還有二、三十個。考古團專家們認為,東漢古墓七個洞保存完好,古墓內的石壁畫再現了東漢時期這一代的民風民俗,社會經濟發展情況,是秦“五尺道”的分支,是古巴蜀文化的縮影,具有旅遊、考古、探險價值,對研究川南東漢時期歷史有很好的借鑑作用。2013年,七個洞崖墓群被國務院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